朱熹的《春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2:37:45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啊?急急急急急!!!!!!20—30字就好了!满意给分

[编辑本段]释义
  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唐 寒山 《诗》之六十:“ 洛阳 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管桦 《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
  2.春天的太阳。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逾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编辑本段]诗词
  春日
  (宋·朱 熹 )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春日:春天。
  2、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3、 寻芳:游春,踏青。
  4、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7、 东风:春风。
  8 光景:风光。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