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目,请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2:24:12
1、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共制定的对城乡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针与策略是什么?应怎样评价?

2、结合所学高一知识指出建国初期中共是怎样“尽可能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的?

(1)全会充分地研究了经济政策问题,指出,中国现代工业最大的和最主要的部分集中在中国官僚资产阶级手里,没收这些资本归人民共和国所有,就可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份。对于分散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对它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进行限制。
在中国革命转折关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决议的主要精神表明了党在革命胜利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会议所作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全国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都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一是提出了引进外资的设想。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这一设想。在1936年与斯诺的谈话中,他说苏维埃政权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表示人民政府将利用外国投资来发展生产事业。抗战期间与美国记者福尔曼、谢伟思等人的谈话中,则进一步提出了利用外资、实现中国工业化的主张。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又郑重宣布:“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欢迎的”。1946年6月3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发出《关于解放区外交方针的指示》,也提出吸收外资来“建立工厂,发展交通,进行海外贸易与提高农业和手工业”。其中对利用外资做了进一步规定:利用外资的原则是“在互利的原则下”,形式是订立“经济契约”,注意的问题是避免不致因此而受垄断所控制,及受外国政治上的攻击。到建国后的60年代,毛泽东明确表示可以让日本人进来开矿、办厂,也可以让华侨投资建厂。
二是主张经贸往来。毛泽东希望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做生意,发展经贸关系。建国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关于同外国人做生意,那是没有问题的.有生意就得做,并且现在已经开始做,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正在互相竞争,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7](P1435)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主张要在平等、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和一叨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也要和外国在互利的条件下做生意。此后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