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副高与我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8:02:37
从夏季和冬季分析

这个啊- -
有点难讲额
东部基本都是季风气候
夏季是由海洋风来带大量降水的
而冬季基本都是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冬季风

副高的话也只有在江淮一带7.8月
准静止锋过后的伏旱天,降水很少

也只有这样了

西太平洋副高总体为下沉区,天气晴好。副高中心长期控制某一地区时,往往会造成该地区干旱。

但副高西边缘暖湿(西南气流区),东边缘干冷,西南边缘多台风活动降水和东风波活动,西和西北边缘与西风带交互作用。副高北侧是中纬度西风带、副热带急流区、副热带锋区,有槽、切变线、涡和锋区、气旋波活动,这就是和副高关联的雨区。

副高位置随季节变化,对应的北部雨区也相应季节性变动。西太平洋副高季节性的活动与我国东部各地的雨季的起止时间有着密切关系。

冬季,平均而言,副热带高压脊线在15°N附近,3、4月份开始缓慢北移,当副高脊线位于20°N以南时,雨带位于华南,称为华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雨季。

6月中旬,脊线第一次北跳到20°N以北,并稳定在20~25°N之间达一月左右,这一段时间对应长江流域梅雨。

到7月中旬,脊线再次北跳,越过25°N,对应的时间是江淮地区出梅。

在7月底或8月初,副高到达一年中的最北位置,副高脊线越过30°N,对应华北和东北的雨季。这时长江流域进入伏旱(副高中心区控制)

9月以后,副高向南撤退,雨区又向南移动。直到副高移到冬季位置。

副高位于南北纬30度附近,一般在纬度10~40度之间活动。从1月到7月,副热带高压主体呈现出向北、向西移动和强度增强的趋势;从7月到1月,副热带高压主体则有向南、向东移动和强度减弱的动向。
每年6月以前,副高位于北纬20°以南,暖湿气流沿副高北上与中纬度南下的冷空气相交汇的地区,往往形成大范围阴雨天气,受其影响华南进入雨季;到6月中、下旬,副高北移,并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雨带随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即梅雨季节;7月上、中旬,副高再次北移,摆动在北纬25°~30°,这时黄河下游地区进入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进入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