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假币多少构成犯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5:09:06
买卖假币多少构成犯罪?

贩卖假钞两千元以上的违反了《刑法》的有关规定,而两千元以下的则属于治安管理法的管辖范围。

根据我国的《银行法》,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而持有、使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可由公安机关进行治安处罚。一般而言,在明知是假币的情况,持有、使用的假钞面额超过4000元以上的,即可按《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而面额在 4000元以下的,警方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法人处以15日以下的拘留和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于团伙性制售假钞的违法犯罪行为,警方一律追究刑事责任。

  1、4000元就构成。
  2、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三款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伪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不足三千张(枚)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
2.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3.变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一般在4000元以上就要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