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医生高手进!有关【血小板减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4:09:59
我,现在13岁,女生
我检查出有血小板减少大约是一两年前
因为来月经
大出血
一开始,并没有服用激素,只是打丙球
但是,升了是升了,但是一升就发烧,又降了。这样恶性循环两三次
然后转院了,医生说必须服用激素
然后就这样。出院
起初是全部从7颗激素慢慢减少减完了的(差不多半年多一年减完)
不久(因为升学劳累)
又跌了,实在是跌到太低
又吃会了激素(4颗)
又慢慢减了(三个月大约)
然后又不久(大约又过了两个月)
血小板又跌了(可能是天天熬夜的关系)
又重新吃激素了(2颗)
现在已经减到一颗了
但是,现在我感冒
貌似血小板才40多了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难道我该又吃回激素?
我是感冒第一天验的血……也许现在会更低
怎么办?

还有,想问问各位医生,血小板减少可以跑步的吗?
如果不行就完了,我是个跑步极慢的,中考要考跑步啊!

拜托各位医生了
人命关天
详细答
麻烦了

血小板数量可有生理性变动并受食物成分的影响,正常人一天内的变动可相差6%-10%,冬季要比其它季节偏高;运动可促使血小板数量增多,所以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相对高一些,高山居民血小板数量偏多;女性月经时减少,月经后逐渐增多;采静脉血要比采毛细血管血血小板数量要多10%左右。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病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骨髓巨核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等特点,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早出现的表现,也可能是经过治疗之后血红蛋白及粒细胞恢复正常,血小板尚未得到恢复。骨髓病性疾病如癌肿浸润时血小板减少,大多为肿瘤细胞损害巨核细腿,因此血小板生成减少。以上两种情况检查骨髓即可明确诊断,前者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减少;后者可查到肿瘤细胞。

  2、理化因素抑制骨髓:理化因素如电离辐射、烷化剂、抗代谢剂、细胞毒性制剂等在治疗恶性肿瘤时,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并发症,或者直接毒害骨髓细胞,或者发生兔疫反应。此类因素大多使骨髓弥漫性损伤,患者表现为全血减少。但少数患者巨核细胞对射线的作用较敏感,因某些病入可只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减少。

  3、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的因素:氯噻嗪类药及其协同剂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除通过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机理外,还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生成。而且后者更为重要。一般认为是药理学的作用。患者表现为骨髓受抑,巨核细胞减少,轻型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高达服此药的25入。个别孕妇服用此药后,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母体可无症状。

  4、先天性巨核细胞生成不良:该病罕见,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减少,常伴先天畸型,如、肾脏、心脏、骨赂等。预后差,约2/3患儿8个月内死于颅内出血。母体孕期患风疹、口服D860可为发病因素。

  5、其他:雌性激素偶尔可以引起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乙醇可以抑制血小板生成,这是长期大量饮酒病入血小板减少的较常见的原因。临床少有出血表现,停止饮酒后,血小板可恢复。

  糖皮质激素(简称皮质激素)是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血液病常见药之一。但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会出现各种副作用。临床医生与患者都应该了解这些副作用,使用中注意扬长避短,既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又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