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5:07:53

TP随血液循环播散,引发多部位损害和多样病灶。侵犯皮肤、粘膜、骨骼、内赃、心血管、神经系统。梅毒进入二期时,所有的梅毒实验室诊断均为阳性。

  全身症状发生在皮疹出现前,发热、头痛、骨关节酸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男性发生率约25%;女性约50%。3~5日好转。接着出现梅毒疹,并有反复发生的特点。

二期梅毒发生于硬下疳出现后4~12周,平均8周,一般不早于3周。此时梅毒螺旋体经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后,通过血液和淋巴液播散到全身,早期可有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综合症状及全身淋巴结肿大,其后则表现为:
1、皮肤黏膜损害 80%~95%的病人可出现这种损害,如皮疹、扁平湿疣、黏膜损害、梅毒性白斑、二期复发梅毒疹等。
2、梅毒性脱发 分局限性脱发和弥漫性脱发,呈虫蛀样,常发生于颞顶部或枕部,无自觉症状,治疗后可恢复。
3、二期骨骼损害 可发生骨膜炎及关节炎,前者多见,常发生在四肢长骨。关节炎多发生在四肢大关节。
4、二期眼梅毒 较少见,可发生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等。
5、二期神经梅毒 多为无症状性神经梅毒,但脑脊液有异常变化。
6、早期潜伏梅毒 感染期在2年以内,无症状,但血清反应阳性,体内有梅毒螺旋体存在,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出现二期梅毒的症状。

二期梅毒可出现潜伏症状:
二期梅毒不像一期梅毒那样仅出现皮肤黏膜症状(下疳)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还可出现全身症状。由于全身症状往往在二期梅毒疹出现之前发生,故称做前驱症状。前驱症状有头痛、头晕、怕冷、低热、心悸、食欲差、恶心、呕吐、乏力、关节痛等。
二期梅毒疹可分为早二期梅毒疹、晚二期梅毒疹及二期再发梅毒疹。从发疹时间,疹子的形态和分布上,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根据二期梅毒疹的发展规律、临床表现和对病人的实验室检查、典型的二期梅毒疹归纳起来具有如下共同性和
特点:
1、梅毒疹一般是在硬下疳出现后4~12周内出现,平均出现时间约8周。
2、皮疹泛发,分布在躯干、四肢、手足及颈面部。手足皮疹常对称性发疹。
3、皮疹不痒而多形态,如红斑、丘疹、脓疱疹、粟丘疹等。皮疹好发生在掌跖部,表面有脱屑。
4、二期梅毒疹破坏性很小,自愈后几乎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