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乱化缘,怎么界定,只有会有什么后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8:12:31

以下是我摘抄的南传佛教对僧人托钵行乞的要求,北传佛教、藏传佛教似乎对这些规定有一定的修改,但本质上应该是变化不大的。

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上座部南传的出家人仍然依照佛陀当年所制定的行为规范过着三衣一钵、挨家沿户的托钵乞食。过去、现在与未来诸佛都依托钵乞食而活命,故出外托钵是南传出家人依佛陀所制下的正命过活,也是身为一位南传出家人应奉行的一种职务。托钵乞食是四圣种当中的一种,四圣种意思是出家人应当对饮食、袈裟、住所、医药这四种资生用具感到满足。对出家众而言,托钵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除了生病,南传出家人是不能向非家属或没有血缘的亲戚乞求想要的食物,而是必须满足于施主布施的任何食物。托钵也能降伏骄慢,因为出家人了知自己生活上的衣、食、住、药都必须依赖施主们的供养,因此自己没有什么能引以为傲的。出家人外出托钵乞食的另一个意义是:透过出家人外出乞食,能籍此机会给予施主参与布施来累积善业,同时也可以藉此来弘扬佛法,广结善缘,这也是佛陀游行弘化的传统方式。

在托钵时,南传出家人一律是光着脚不穿鞋。有时南传出家人在托钵时会有在家人随从护持,除了可以帮出家人拿食物之外,也有义务向公众传达怎样如法供养南传出家人的讯息。

南传出家人在托钵时非常注重行仪,无论在行走或等待供养时常眼垂低视、步行善缓、不高声嬉笑、不摇身、不摇臂、不摇头、不叉腰、不覆头、不踮脚而行于俗家间。在进行托钵时,出家人也不可做出任何怪异行动:如敲击钵、假干咳声、口中喃喃朗颂咒语、敲锣打鼓或故意在钵中放一些东西,然后摇动钵来发出声响、招摇过市以便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同时也绝对不会向公众“死缠烂打”要求布施供养。真正的南传出家人在托钵时只是安静的站在公众可以看到的一隅默默等待施主供养食物。即使没有施主供养食物也是善缓祥和的步行离开。

最重要的,也是最简单可靠来辨别真假的准绳是:真正的南传出家人在托钵时是绝对不接受金钱供养,施主也只能把食物放进钵内。同时,真正的出家人是没有利用任何物品为饵如黄绳、彩线、佛牌、佛教卡片、书签、护身符等作为酬劳以换取食物的供养,一切依自于施主内心的意愿、善念与能力以不求任何回报而行的布施。
无论在什么场合、地点,凡是有任何南传出家人以钵讨钱,或以黄绳、彩线、佛牌、佛像、符、念诵经咒、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