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中无住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0:12:56
个人浅解,无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就是让我们的思想不停留在一件事情上,就能真正的明白,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例如,如果我们把心思放在情爱之中,就会失去我们的理智的思考,而分不清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只要我们跳出来看看,爱情其实也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自己欺骗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所以有很多人不知道爱是什么,为它痴迷不悟.我们把心思放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都会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这就是当局都迷的意思.所以佛要我们无住,才能看透.看透了,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之所以追求情爱,是因为我们内心空虚,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之所以追求金钱,是因为我们以为金钱能带给我们快乐,其实这些思想,我们内心本来就有,不必要借助外界的一切来达到它的,只是我们不知道它的方式而已.佛说的,你助人为乐,一样可以达到快乐的境界,你没有执着的自利之心,也一样可以快乐.世尊实在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一字一句就能开发人类无限的智慧.大家也来说说,你们对这个无住的看法,每个人的思想境界都不同,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
三楼,生其心,是指生的什么心??无住的心?平静的心??妙如的心??呵呵..大家的答案都很如是..谢谢.

住,这个字,古人用的很妙,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字,恐怕都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住,有停留的意思,有住进一个房子的意思——我们所见的人、事、物,都如同一个房子,我们的心见到房子就住进去,以为房子实有,实际上房子不是实有的,是我们的心依照因缘和合“见”(也可以说是“建”)出来的,比如被开水溅了,就“建”一个烫的房子,诸如此类。

无所住,就是既不建房子,也不住进去。不造任何的概念,不附会到任何的概念不生分别的心。
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上说: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无所住,这是境界;而生其心,这是本性。

由境界而显现出来本来的心性。

怎样的境界呢?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无所住,就无所着了。

“而生其心”,当我们的心真正不妄想,不分别,也不执着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真正清净了,也就是达到了“无所住”的状态,那么,人本来的心性自然就会显现出来,达到明心见性的悟道境界。

至于你所说的爱情,因为我们人是生活在欲界里面,欲界众生心中充满了淫欲,爱欲,所以心生贪爱,不能够看破,放下。心住在这个欲望的世界里,不能脱离,所以六根不清,不能够真正的明心见性,看不到自己本自清静的面貌,被迷住了。如果能够破除对淫欲、爱欲的执着,能够看破这六道中的生死轮回,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可以脱离此六道轮回了。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所住着,随缘而起,故云无住。故无住者万有之本也。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无住,为实相的别名,大乘经典皆以此为主旨。一切法(有为法,无为法,不可说法)本来没有自性,自性为空,所以没有所住,一切法皆是因缘相合而生(道家所说的五行相生与此同义而异名)。并且无住为一切法的根本,是般若实相。 无住,不仅解释了万法皆自性空,同时,又是对治各种妄心的万能智慧药,在修行中,应时刻体会、用心观察、与无住相应,则可与勇猛精进。

无住就是不妄执,就是要脱离错误的执著。

无住就是无依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