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质元素吸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2:01:11
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实验分两组,一组在光下,一组在黑暗中,48小时后测定离子浓度。表中数据为实验结束时离子浓度占试验开始时离子浓度的百分比
从吸收离子和水分的比例分析,大麦在光下吸收比水分慢的离子是
A.Ca2+,Mg2+
B.K+
C.Ca2+,K+
D.Ca2+,Mg2+,K+
请写出详细的过程和思路,谢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原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基础知识,并且考查对表格中所显示的实验结果的数据能否进行处理,通过比较分析,从而推导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首先,对题表中列出的在阳光下和黑暗中进行的两组实验结果,包括水分消耗及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变化情况的数据进行逐项分析。

在反映水分消耗情况一栏内,植物在阳光下水分的消耗量大大高于黑暗条件下,由此可知光照强度影响蒸腾速度。

在反映离子吸收情况一栏内,溶液中有些离子的浓度超过实验开始时的浓度,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植物从溶液中既吸收离子又吸收水分。如果实验开始时,离子和水分的吸收是等比例的,则实验结束时离子的浓度不会发生改变,与实验开始时相等;如果吸收水分比吸收离子快,则实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升高(以实验开始时溶液中该离子浓度为100%,实验结束时就超过100%),如表中的Ca2+和Mg2+;如果吸收离子比吸收水快,则实验结束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比实验开始时下降,如K+(表中列出实验结束时阳光下为27%,黑暗中为35%)。然后,全面分析表中数据并进行比较,得出应有的结论。

根据第(1)小题可得出,植物从溶液中吸收水分和离子的数量不是按相同比例吸收的,这说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比较表中所示大麦在阳光下和黑暗中吸收水分的数据,可知植物在阳光下比黑暗中消耗水分多。植物消耗水分主要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影响蒸腾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环境温度和大气湿度。由此可得出,在阳光下植物蒸腾作用强,消耗水分多。比较表中阳光下和黑暗中两组实验结束时同一离子的浓度,可看出,植物吸收矿质元素昼夜有别,要受光照的影响。

从上述表中列出的Ca2+、K+、Mg2+等3种离子浓度变化的数据可看出,有的离子浓度低于100%,有的离子浓度高于100%。这表明,植物吸收各种离子的浓度是不等的,具有选择吸收的特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与植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目有关。

【答案】(1)K+。

(2)① 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② 在阳光下植物蒸腾作用强,消耗水分多;

③ 植物吸收矿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