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一个弱智儿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2:13:00
【小时候他发高烧不退,妈妈不管他死活,还去打麻将,让一个好好的正常的孩子变成一个弱智、残疾儿童,妈妈还不反省,有一天,下大暴雨她依旧去打麻将,让他在街上淋雨,他阿阿的叫,他 妈妈不理他,让他在那里淋雨,有人看不过去叫他妈妈去把他推进家里,他妈妈没理那些人,继续打她的麻将。。。。。。
这些事经常发生:几天不给他洗澡,不给他换衣服,不给他吃饭,不理他,让他自生自灭】
我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他好,只能把这个消息发出去让大家帮帮忙
我 代他向大家说声谢谢!!!!!!

不要以为这是假的,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怎么告,我又不是他的什么人,我只是看不惯他妈这样对他,而且我只是一个学生,不懂法律

弱智儿童是智力迟钝,能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和辨别是非水平很差的儿童。对他们的教育与训练,除了要求补偿,矫正他们在认知、情绪及个别个性方面的缺陷外,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培养弱智儿童的良好习惯?自我校创办培智班以来,我一直在实践中探索,我认为培养弱智儿童的良好习惯,采取以下两种措施效果较明显。

(一)坚持正面引导与制度相结合由于弱智儿童发展水平和自我意识水平低,内抑制和言语调节功能较差,他们很难理解和形成道德信念,不易自觉地用道德准则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教师必须按道德准则标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时,可利用语文课与班会课及思品课,通过直观生动的办法,训练他们会用常用礼貌用语。弱智儿童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的,在教育过程中,对他们的要求不仅要明确具体,而且要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反复的强化训练,同时也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如:课堂常规,卫生清扫,生活自理,检查评比等,通过加强管理,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弱智儿童生活能力弱,缺乏最起码的劳动技能。具体表现在衣服穿不好,扣子扣不好,穿鞋左右不分;要他们扫地,就东扫一下,西扫一下,灰尘满天飞,越扫越脏;绝大多数学生不会削铅笔,一支铅笔用不了两三天就用完了。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小对弱智儿童进行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利用自理课,教师不仅要具体指导弱智儿童的自理知识,同时还要定期举行一些自理能力方面的比赛。如:穿衣比赛、系鞋带比赛、洗脸比赛等,并给予优胜者以物质奖励,经过反复强化练习,他们形成了自理习惯。再如,卫生清扫的习惯是以量化管理,采用鼓励和奖励的办法强化。他们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每日一次卫生清扫,班主任做到每日都对他们评比,表现好的同学贴一朵小红花鼓励,班主任每周一次总结表彰,发放奖品(食物或具体物品),经过一年的反复强化练习,班内十名弱智儿童不但养成了卫生清扫的习惯,而且也掌握了卫生清扫的劳动技能,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针对弱智儿童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弱智儿童由于大脑功能的发育缺陷,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养成了不良的个性特点和不良习惯。因此,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应采取不同的矫正方法。如:毕某某是一名抑郁型的弱智儿童,任性、固执、胆小、沉默寡言。刚入校时他天天都蹲在教室外的墙跟下,教师生拉硬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