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媒体的一些问题 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7:48:57
1.VGA卡帧存储器设计
2.视频会议系统,基于内容检索的多媒体数据库的原理
3.DPCM编码原理,参数编码的几个国际语音标准的特点
4.写出音频差分编码(DPCM)的原理。列举参数编码的两个国际标准,说明它们的编码参数和数据率。

二, DPCM编码原理,参数编码的几个国际语音标准的特点
对预测误差信号 进行量化、编码、发送, 由此而得名为差值脉冲编码调制法,简写DPCM。DPCM编、解码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它包括发送、接收和信道传输三部分。 第一部分发送端(绿框部分动态显示)由编码器、量化器组成;第二部分接收端(黄框部分动态显示)包括解码器和预测器等,第三部分是信道传送(红框部分动态显示) DPCM系统的组成归纳如下:

发送端 若不带量化器--可逆的无失真的DPCM编码,是信息保持编码 若带量化器--有失真的DPCM编码 ,①JPEG标准,②H.261标准;③MPEG标准
静态图像帧内压缩编码
运动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以满足ISDN日益增长的需要可适用于可视电视和视频电话会议。
三。JPEG压缩编码原理
JPEG 标准定义了两种基本压缩算法:一是:基于DCT变换有失真的压缩算法。二是:基于空间预测编码DPCM的无失真压缩算法。
1.无失真的预测编码
图4.6—1 DPCM预测编码框图
2.基于DCT 的有失真压缩编码(1)基于DCT的有失真编码处理过程图
图4.6—2 基于DCT解码器处理步骤
(2)基于DCT的有失真编码处理总过程:
J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主要原及实现技术概述为以下几点: ① 离散余弦变换(DCT) 首先把一幅图像(单色图像的灰度值或彩色图像的亮度分量或色差分量信号)分成8×8的块按图中的框图进行离散余弦正变换(FDCT)和离散余弦逆变换(IDCT)。 ② 量化 为了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对DCT系数F(u,v)需作量化处理。量化处理是一个多到一的映射它是造成DCT编解码信息损失的根源。在JPEG标准中采用线性均匀量化器。量化定义为,对64个DCT变换系数F(u,v)除以量化步长Q(u,v)后四舍五入取整。 ③ 熵编码 为进一步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需对量化后的DC系数和行程编码后的AC系数进行基于统计特性的熵编码。63个AC系数行程编码和码字,可用两个字节表示。JPEG建议使用两种熵编码方法:Huffman编码和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熵编码可分成两步进行,首先把DC和AC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