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那条街为啥叫太监弄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7:26:56
太监弄

苏州有两条太监弄,一在宫巷东端西侧,东起宫巷,西越北局至邵磨针巷。再一条原在剪金桥巷东侧,南出道前街,北出西支家巷。说起太监,大多认为是一批阉人。实际上,我国自唐代开始,就有太监这个官职。“太”即“大”也。古人常将“太”字写作“大”字。“大监”也写作“太监”。各种官府的主管都称“太监”,其下有少监、监丞。在元代之前,“太监”一词与宦官毫无关系。明代,二十四衙门及其他机构的主管均称为“太监”,开始与上层宦官有所联系。宦官也称“太监”,是皇宫内的看门人,因宫内皆是后妃及宫女,为防止淫乱,宦官必须阉割。到了清代,太监与宦官才成为同义语。所以,明、清两代的太监,并非都是阉人。朝廷派来苏州监管织造府的“太监”,也是一种官名而已。
http://baike.baidu.com/view/411286.html?wtp=tt

苏州有两条太监弄,一在宫巷东端西侧,东起宫巷,西越北局至邵磨针巷。再一条原在剪金桥巷东侧,南出道前街,北出西支家巷。说起太监,大多认为是一批阉人。实际上,我国自唐代开始,就有太监这个官职。“太”即“大”也。古人常将“太”字写作“大”字。“大监”也写作“太监”。各种官府的主管都称“太监”,其下有少监、监丞。在元代之前,“太监”一词与宦官毫无关系。明代,二十四衙门及其他机构的主管均称为“太监”,开始与上层宦官有所联系。宦官也称“太监”,是皇宫内的看门人,因宫内皆是后妃及宫女,为防止淫乱,宦官必须阉割。到了清代,太监与宦官才成为同义语。所以,明、清两代的太监,并非都是阉人。朝廷派来苏州监管织造府的“太监”,也是一种官名而已。
宫巷西侧的太监弄,最早名“宫巷南西巷”,后名“金玉如意弄”。“金玉、如意”就是两个太监的姓名。《吴门表隐》云:“按二监(即金玉、如意),赐明太保俞大悦侍从,筑室以住,即今太监弄。”“太监弄”之名,在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编纂的《吴县志》上开始著录,这是依据当地的史实而命名的。
太监弄名的由来,与苏州出产丝绸有一定的关系。苏州地区蚕桑和丝织业十分发达,出产的丝织品最为闻名。自元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