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了明朝开国皇帝后,派了他9个儿子在北部边疆成藩王,死后朱棣篡权,那北部藩王命运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1:04:57
我的意思是:朱棣当皇帝之前是北部9个藩王之一。而建文帝四年功夫削去了5个藩王。还剩下4个,燕王朱棣,还有宁王,还有2个王。
燕王当皇帝,宁王帮他在南京。那北部边疆谁来守?

朱棣把剩下的藩王削藩,北疆没人守了,所以才造成了后来的北中国被北元和鞑靼侵扰,最后朱棣没办法,只能迁都北京。

还有,宁王被封在南昌,而不是北京。

明朝藩王有什么权利?靖难之役前后有何区别?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7069106.html?si=4

朱棣在北京 这么近 当然“御驾亲征”喽
还有 宁王好像在洪都(南昌)哎

朱棣就是北部藩王

宁王被朱元璋封在大宁,燕王朱棣被明太祖封在燕京-今称北京,9个藩王都没了。

削藩命运。
朱元璋派了9个儿子在北部边疆成藩王,是由于淮西勋贵有战功、有兵权且因为朱元璋起义时的特殊历史背景,淮西勋贵很团结,这种团结无形中加重了类似淮西子弟李善长、胡惟庸等人的相权;加重了蓝玉、冯胜等人的将权,他们沆瀣一气使朱元璋感到君权权威面临的挑战,藩王戍边是一种是朱元璋自我保护的无奈之举,他借助藩王的力量来防范那些多有功勋的骄兵悍将,然事有利弊,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难到朱元璋不清楚藩镇乱国所造成的惨烈教训吗?虽然朱元璋没有文化,早年却很喜欢听史,想必刘基、宋濂等人早就跟朱元璋说起过西晋的八王之乱、西汉的七王之乱、盛唐的安史之乱。以朱元璋的胸怀,怕是不可能不清楚其中的利害。
朱元璋藩王戍边政策的另一层深意是,太子朱标过于文弱,朱元璋担心自己一旦殡天,朱标难以驾驭这些个战功卓绝的骄兵悍将,外藩都是朱标的亲兄弟,让朝中权臣有所忌惮不敢自专,必要时外藩可以随时提师入京“清君侧”。另外朱标与一些强藩都是一奶同胞,皆为马皇后所生,朱元璋对朱标控制外藩的能力是肯定的,然而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的如意算盘最终落空,强大的外藩引起了朱元璋的警觉,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已经65岁高龄,但是朱元璋在内有权臣悍将主政的环境下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对胡惟庸、蓝玉一党进行清洗,帮助朱标的次子明惠宗朱允炆扫清日后的障碍,让他那些个拥兵自重的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