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题:亮剑与藏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2:28:50
请帮我找下辩论赛:高中生在社会上应当亮剑还是藏锋这个辩题
最好是有视频 谢谢
如果没有视频这方面的资料、材料、论据等等也都可以~~
现在学校还没给定正反方 所以这方面的材料只能全部收集了

在学校这种辩论其实都是一样的无论哪个都是对的,关键就在你说得好不好能不能圆自己的道理,有一句歌词该出手时就出手。

有一句话,叫做慧者潜锋芒。你可以查一下相关资料。
网上有没有视频只要搜索一下就好。但如果求助,就应该有个立场,不然怎么破题呢?

近日,一本首部真实记录和描写我国预备役部队的军事作品悄然上市,这也是被称为80后写作天才的胡坚继2002年推出小说集《愤青时代》后潜伏六年,携首部转型新作回归文学江湖。

这位曾经文名甚噪并且引发过一场激烈辩论的“少年五虎将”中人,此次再现江湖的时候,似乎已然褪去了那种横枪当道、喝断长流的少年狷狂,“嫡身安命三年忘归”之后,随之而来的,正如他新作的书名:《藏锋》。这将是2008年度最具文学写作深度的新军事小说,具有“80后”的文学代表价值。

“一把藏在脊柱里的剑,多数人一辈子也用不上,但是真要把它抽出来,势必要经历一场痛苦,付出代价。”是的,狭路相逢时豁然亮剑固然豪气干云雄性十足,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跨越生死时必然要经历那种痛苦的人格嬗变呢?小说《藏锋》由南疆的战事作为开场,主人公王刚们的衣鲜马怒和少年轻狂很快就被血与火的残酷摧毁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作者在一个穿插敌后的侦察小分队,传神地浓缩了一幅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下的众生之相。然而,胡坚并没有就此沿袭着传统的英雄塑造模式逶迤前行,短暂的硝烟迅速散去,部队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任务,却是加入到百万大裁军的行列中接受裁撤,在宏大的国家战略面前,征尘满面的“王刚们”显得如此渺小而又悲壮。

如果说把脊柱里的剑抽出来是痛苦的,那么剑作龙吟之后再重新插回脊柱,无疑又是一次痛苦的轮回。在和平年代里,军人存在的价值究竟应该如何体现?作者胡坚把王刚放在了一个反差极其强烈的部队中去考问这个问题——老班长董存瑞在墙上手托炸药包的惊神泣鬼,后来的战士们却在洒水净街整床叠被,竭尽全力所要争取的,只不过是一次在首长面前表现的机会。王刚不仅把那柄锋芒必露的利剑深深地藏在了自己的脊柱里,而且由带兵冲锋到后方留守,由正规野战部队到半军半民的预备役,理想和现实的错位,一次又一次地直逼他内心的价值底线,与此同时,作者还在他的视野里设置了两个生活参照:他的前战友刘秋林和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