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缅怀烈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3:29:04
rffedddddgttttttttttttttt

清明节缅怀烈士2007-03-31 14:42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受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诗的影响,一到清明人们就会联想到春雨缠绵的清明时节,也把上坟扫墓的人的心情渲染成悲伤、哀忧的情景。而于我,清明的感觉完全不同。

上学的时候,学校里常常会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打墓,对我们这帮心里无痛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放飞心情,歌声高扬的时光。少了课堂的约束,路上的嬉笑,放歌,可是少年的心中之梦。虽然也会感慨万千写自己缅怀烈士的心怀的作文,但更多的候,却是因为有了与大自然的接触让我们的心情有豁然开怀的感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对烈士的不敬,但总是觉得清明时节一种形式上的缅怀,远不如让我们平时能更多地去理解、去纪念烈士生平的理想性的事迹更好!

在故乡,清明时节是少男少女们踏青的最好时光。这一天,如果碰到是休息,几个朋友总是会相约去赶集,爬的是山,游的是水,驻足的是桥,放飞的是青春的心!逛闹市,寻觅的是心中的美丽,买下的是能愉悦心情的饰物,当然也不排除送予同伴、朋友的小玩意。当然玩累了,便有李牧的诗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境。诗情意境在生活中重现的乐趣,是丰富了我的想象。智慧也来到我的身边,也许这就是故乡为什么那样富有人创造力的由来吧,此地的今日不是被称为金子的故乡吗?玩够了,该是我们填饱肚子的时候了,于是就会向当地人打听着酒家饭馆的时候了,当然此时的我们也不会忘记用吟一吟李牧的诗了。用杏花村来借代要去的饭馆也属于正常了。可见快乐是清明的主题。

有过上坟扫墓的记忆。那也是欢快的,山中的野花成了点缀发辫的最好饰品,如果愿意也成了男孩、女孩的头上的花环;野果成了我们的美食,在山寻找野果的快乐不逊色于我们在学业上获得第一的感觉。当然那一束束既欣赏又可食的杜鹃花不仅成了我们的战利品,而且还是小贩们的兜售的商品。

明朗的天空更是我们快乐的源头,因为扫墓的时候,总是要选一个好天气来进行的。如果碰巧上课,作为学生是可以借机请假,能逃避坐在教室天马行空的想象清明的苦恼,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