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求异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3:23:01
辩论主题:“中学生求异好”。
求一些资料!!!!
和一些辩论方法!!!
及对手有可能想到的。

追加50分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根据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对求异思维的定义是:从新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①据此,我们对新闻采写中的求异思维可以作这样的解释:记者在思维过程中,不依常规,让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从多方面寻找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探求多样性的结论。因而,求异思维也称为发散性思维。

  与此相对应的求同思维,则是一种以集中为特征的逻辑思维。指记者在思维过程中,将信息加以抽象,使之朝一个方向集中、聚敛,从而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寻求唯一的答案、结论或规律,也称收敛性思维。

  求同思维是人们长时间从事某一类工作、解决某一类问题时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它是我国新闻记者长期运用并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使得我们的记者习惯于去寻找与自己主观意象相同或相近的对象进行报道,习惯于从过去传统的经验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习惯于同一方向的知识积累和记忆,习惯于按一种固定的程序去开展工作,从而缺乏创造性。

  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相反,它最大的功能是追求与众不同,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常常是由对现成的规范提出疑问而引起的,往往在一般人觉得不是问题的事物上看出主要问题,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上找出新的答案。这种求异功能,或者说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对于搞好新闻采访写作十分有益。

  有人曾形象地以《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来说明求异思维的创造性内核。司马懿为什么会上当?从思维角度来说,就是由于他按照固有的经验,也即用求同思维的方式对面临的情况作出判断。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弄险,这次兵临城下,形势险恶,他却在城楼端坐抚琴,而城门大开,必有伏兵。反过来说,诸葛亮为什么敢走这一着险棋?他用的就是求异思维。即然世人认为其从不冒险,这一次偏偏打破常规,设一个空城。疑心极重的司马懿不攻自退,诸葛亮靠他的创造性思维,出奇制胜。

什么叫做中学生求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