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以动写静的名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9:36:27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以动写静……………………A还是B?投票吧……

当然是B 表面写喧闹 其实当然还是写静
诗词中常借写动来显静 这就是所谓的“以动衬静”的手法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二句均为写人——“浣女”、“渔夫”的活动的画面。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可不是么,既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怎么能见到浣洗完衣服归来的女人们呢!然而,竹海之中传来的女人们缓步挪移时拨动夜露浸润的翠竹,发出“沙沙”的声响,又伴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好一派欢声笑语的喧闹竟打破了如此宁静的夜空;再听水面莲叶波动,渔舟顺流而下,这便是渔夫要乘着今晚的月光去捕鱼。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们戴月而作,随性而起,这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远比宦途官场清明、纯净得许多。这些细节无不传达出诗人不仅喜爱这儿的景美,更喜爱这里的人美。这就很自然地给结句作了有力的铺垫。

A句是动静结合,既写空中明月又写地上清泉,一静一动,静中有动,一见一听,错落有致。清幽的环境与诗人恬淡的心情和谐统一,随意挥洒,毫不着力,不加雕饰而境界全出,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是写景的千古名句。

B句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愈见其静。上句仅闻“竹喧”,下句只见“莲动”,诗人写人而读者不见人,愈发令人遐思。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宁静的画面上又增添了农家生活的气息。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喜爱,同时也蕴含着他内心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但却用笔巧妙,不着痕迹。

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相信我,10年前我是语文全年级第一

我记得曾经考试的时候选的是A

是A,明月松间照是静,清泉石上流是动啊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