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引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0:54:30
精神分析是不是证实了人性本恶的假设?为什么?

人性本属自然,无所谓善恶之分,生命都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支撑,否则生命将无法延续。你如果经常看“动物世界”或“人与自然”的话,你就会得到启发,其实我们人类从本质上看跟动物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智商更高些罢了,发明了语言文字和生产工具之类。捕食性动物[如狮子、老虎等]是善是恶?吃其它动物是它们的天性,否则会被活活饿死,联想到我们人类,我们才是最大的捕食者,而且专门饲养一些我们喜欢吃的各种动物供我们食用,恶不恶呢?所以,入了佛门就要斋戒,但仔细想想,我们吃的东西几乎全部都是有生命的东西,那我们算不算杀生?对那些被吃的生命体来说,我们是不是也很残暴呢?
善恶作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一个要不断探讨下去的问题。中外历史上关于善恶的哲学论述以及道德领域中关于善恶的价值评价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在当前形势下,善恶观因时代的变迁有了新的内容,只有将善恶观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对其进行动态的、具体的现代文化诠释,才能准确把握其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善恶的文化情境与现实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道德的社会功能。精神分析也是通过人的诸多自然属性来了解人的行为规律的,尤其是要寻找人类行为的原始驱动力,但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探索仍然停留在水面上,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产生必有其深层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生理学的研究上更为实际,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物质世界的总体原则是:高能态是不稳定状态,所以,能量的释放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并随时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此消彼长,此起彼伏,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题外话:总觉得社会学领域[人文学科]比较浮躁,华而不实。并非全盘否定,只是觉得不可泛滥,否则会成灾的[社会仅仅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多变而复杂的组成部分,并非高于自然或者是超自然的]。有人可能会说,自然科学才是导致今天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但不要忘了,那不是自然科学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社会急功近利的行为造成的。明知道有负面影响但还是要搞,只要利大于弊就行了,但实际上利弊是很难权衡的,鼠目寸光不可能认识真正的利弊,或者一部分人急功近利就不会在乎其不良影响。比如,汽车让我们行动更方便,但汽车给我们造成了多大的污染?!仔细想想,其实我们很多事情都是部分人为了个人的利益而牺牲了大众的利益,谁来喊冤呢?哈哈!扯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