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关于大前提小前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6:14:53
(2008广东高考)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绪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此题的参考答案是D。

问题:
大前提小前提都正确(错误),结论是不是就正确(错误)?

前提正确,结论不一定正确,前提错误,结论也不一定就错误。
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这道题而言,可以看到结论是“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
那么这个结论如何得出来的,如果要得到这样的结论,前提必然是有相关的材料证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促使了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而题目中的材料确实是与农业有关的政策,但是这个政策是否能全面体现当时的全部农业政策呢?很显然不能,所以材料不充分。
那么理解又是否准确呢?材料中明显反映的是当时要重视农业,丝毫没有提到精耕农业的产生,所以材料理解不准确。
既然理解不准确,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合理。结论与材料无关。

当然不是,这是个很简单的逻辑。
大前提小前提都正确,结论可能正确,这样的结论才有意义。
大前提小前提都错误,结论也可能正确,但是这样的结论根本没意义,可以无视之。
也就是大前提小前提之后还有个推断过程,这个过程也不能有逻辑错误,否则结论无效。

不是。很多此类高考题都是大小前提都正确,但结论错误。

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