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说的:“为了。。。。。。轰轰烈烈的死”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5:42:53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山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使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巴金)

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对黑暗的痛恨,表达自己愿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愿望。

联系作者背景,当时好像是内战时期,社会一片混乱,他想用自己的笔为美好的光明做贡献。

差不多了,主要就围绕着光明,组织一下语言就可以了。
我们刚教完这课。

爱情~!!!

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对黑暗的痛恨,表达自己愿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愿望
也看出:作者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通过飞蛾而表现他的思想,象征那些为抗日战争牺牲的战士们!(初二课文)
巴金:
出于对客死他乡的巴恩波同学的纪念,写了一个“巴”字,作为笔名的第一个字。1958年3月,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说:我的笔名中的“巴”字,就是因他而联想起来的,从他那里,我才知道百家姓中有个“巴”字。 笔名应有两个字组成,得再加一个字,用什么字好呢?正颇费踌躇时,詹剑峰走了进来,见李尧棠似在思考什么,便询问原因。李尧棠如实相告,并说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字。詹剑峰是个热心人,见桌子上摊着李尧棠正在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一书,半真半假地指指说:“就用克鲁泡特金的‘金’吧。”巴金爽快一点头:“好,就叫‘巴金’,读起来顺口又好记。”随之在‘巴’字后边写了个‘金’字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
!!!!!!!!!!!!!!!!!!!!!!!!!!!!

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