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写爱国的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7:36:43
史记中写爱国的人3个

屈原、伍子胥、申包胥

苏武:被流放19年不变节,他的故事估计大家都知道的;
申包胥:这位比较厉害,为了请求秦国救援被伍子胥攻打的楚国,在秦国的朝堂上哭诉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秦王,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楚国;
屈原吧,他实在太有名了,《离骚》也实在好啊。
不过我家一点: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为了报父亲及弟弟被杀之仇才到的吴国,还差点帮吴王灭了楚国,多亏了那位申包胥才得以保住楚国

史记 简介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
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作者司马
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左右。司马迁的父亲司
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
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侯,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
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
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漫游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
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
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
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
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
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
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
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