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钱就是一个铜钱吗?1钱银子怎么称?银票的密押怎么弄?高手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8:17:22
以明朝中期为标准,1贯钱=1000文,那么请问:1文钱是不是就是一个铜钱,如果是的话1贯岂不是1000个了? 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国家制作几个不同式样的铜板,A种铜板上面写“万历12年造 20文” B种“万历12年造 10文”...... 那么1贯钱就要看各个铜板的数值相加了

第二个问题 也以明朝中期为例 有些书上也有写如:花了3钱银子吃顿饭 我想问的是:1 各个商铺都有计量工具的吧 要不别人用银子买东西 你怎么知道他拿出来的银块是几两呢? 如果有的话,是怎么计量的?
2 假如你吃了顿饭 花费3钱4分银子 你手头上只有1个3两重的银块,那么你付钱的时候是让饭店老板用某种工具夹一小块下来(我记得在哪本书上说过,好像可以拆分银块的) 那么夹银块的工具叫什么?就算能夹,也不可能夹得那么准对吧,如果夹开成8钱和2.2两的2块,是不是就用8钱付账,然后让老板找4.6钱。
如果银子不能夹开的话,是不是直接找开呢?找2.6两银子 剩下的6分银子折算成铜板600文给?

第三个问题,古代银票都是有密押的,我在一部电影中看过,好像是上下2排牙齿样的东西。想请教下具体的密押是怎么回事。

说明:以上问题不要求全答对,但是答就答全面一点。题目看清楚一点,不要回答的路唇不对马嘴。

1 通常一贯就是1000个一文的铜钱。您说的那种情况也存在。
2 小额银子计量,用戥子。如果要找钱的话就如你所说,另外,在当时那个时代,都有一些区域性的银店,他们会做出一批小碎银,大家都认识。

3 银票的密押有很多种,特定的书写、印章中特定的缺笔或增笔都可以

明清以来,银票和重要公文的密押方法有数种,越来越完善,以至于后期数种均同时使用:

一、预留印鉴和专人填票
总号(或总署)刻好印鉴后,预先加盖一批印鉴纸分送各地分号(分署)保存。持票人(持函者)须交验才能兑付。有时一票上的印鉴多达三到四个且预留墨色不同,很难伪造。早期总号还设专人填票,毛笔字很难仿得一模一样的,后来各地票号增多,字体多起来,慢慢被变码本取代。

二、特殊水印纸
使用山西或安徽著名棉纸工场的特供纸印制,隐含票号名。

三、预留号段匹配金额
分署号段各不相同无规律可循。号段使用仅掌柜知晓。例如乾隆十七年开春即规定,当年甲一、庚六打头的属平遥,专供2000两以上的汇银,而戊三、丙六打头的属长沙,专供500两以下的汇银…… 各家填票选号规则不同,仅掌柜知晓。

四、变码本
总署与分署掌柜各持密码书一本,例如约定木刻版《西厢记》每页第六词为映射变码。如果第3页第六词为“然则”,第8页第六词为“当”,那么银票上的“当然则”三字即映射为“83”,与银票上书写的“见票给付现银捌拾叁两”吻合。
变码本每家票号均不定日期更换规则,以出票日为界限,日前用旧本,日后用新本。变更密书和变更日期均只有掌柜知晓。

一钱银=100文,一两银=1000文

知道这个干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