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是间歇性精神病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2:59:19
他58岁,曾经脾气是很好很开朗的,但是现在脾气很暴躁,尤其是对老婆,对子女仍是慈祥的父亲。
他有臆想自己的妻子跟某人有不正当关系,臆想自己的丈人家对不起自己。我们劝他进医院他纵马故事很执拗,
我们怀0疑他是过度的喝酒吸烟的缘故,,,请问病史上有这种可能吗?我们该怎么办?
十几年前他也有过这样的情况,那次是戒烟过后便变得很暴躁,后来还病倒过...所以我们再也没有让他戒烟戒酒了,只是劝他少吸少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对我们很好很好的...
现在也是偶尔乱说,还说自己喝的酒里面是自己妻子下了毒......
我们劝他去医院身体检查,他都说自己很健康的不肯去...
他是我爸爸...
想知道问题的源头大致在心理还是身体,好知道我们该怎么办...

间歇性精神病是一个法律概念,而非精神医学概念。医学上的精神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期。完全缓解,精神症状已完全消失的,才可以认为精神正常,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虽处于缓解期,仍有残留症状或者性格改变的,精神状态不完全正常,出现危害行为时,其辨认或者控制能力可以明显减弱,应评定为限制责任能力。也有几种精神疾病如癫痫、躁狂抑郁症、癔症,可以呈间歇性发作,不发病时一如常人。即使是少数呈间歇性发作的精神病,在长期发作后,在间歇期仍可能出现某些精神障碍,如癫痫性性格改变,癫痫性智能障碍等,可以出现辨认或者控制能力明显减弱的危害行为,应评定为限制责任能力⑤。因此不能认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病未发作时实施的任何犯罪都属于在精神正常时的犯罪,从而使其都承担刑事责任或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人,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并非一直处于错乱状态而完全丧失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这种精神病人表现的特点是:精神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头脑是清醒的,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发病的时候,就丧失了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其精神病是处于间断性发作的状态。基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这一特点,刑法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这时他具有与正常人同样的行为能力;而在其发病期间丧失辨认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时候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以及其在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时候是处于精神正常状态还是处于精神病发病状态,也必须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鉴定。
  临床表现
  (一)特征性精神症状
  1 .联想障碍
  思维松弛(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中断、思维涌现(强制性思维)或思维内容贫乏及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2 .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迟钝、情感不协调(不恰当)及情感倒错或自笑(痴笑)。
  3 .意志活动减退
  少动、孤僻、被动、退缩;社会适应能力差与社会功能下降;行为离奇,内向性;意向倒错等。
  4 .其他常见症状
  妄想:特点多为不系统、泛化、荒谬离奇;原发性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