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自然灾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0:00:23
有啥?我要写防灾减灾的论文...3Q

山东自然气候和灾害性天气特点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位于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全省地形复杂,鲁中、鲁南和山东半岛为山地丘陵,鲁西、鲁北为黄河冲积平原。省内主要河流有黄河、运河、小清河、大汶河、沂河、沐河、潍河、马颊河、徒骇河等,湖泊主要有南四湖、东平湖。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耕地686.7万公顷,3390余公里的海岸线。这种自然地理条件,具有多样性的气候,为我省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同时,山东又是一个多灾省份,旱、涝、风雹、热带气旋、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屡有发生,且具有明显的广泛性、多发性、群发性和衍生性。我省各地年平均暴雨日数在1.3~4.1天之间,其分布趋势是自南向北减少;主要多雹区在鲁中及鲁北沿海一带,多雹中心在安丘,平均年雹日为1.4天。据统计,1949~1989年四十年里,因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减产粮食15.1亿公斤,减产棉花0.95亿公斤,减产油料1.85亿公斤,倒塌房屋55.9万间,受灾人口1673.5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足见我省气象灾害之频繁、危害程度之严重。从1949~1989年统计情况看,我省危害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均为气象灾害,按其危害程度依次为旱、涝、风雹等灾害。

  长期以来,我省一贯重视综合减灾防灾工作,始终把减灾与发展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与预测预报工作有了长足发展,防灾抗灾能力大大增强,救灾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整个减灾工作重心也逐步由灾后救助向灾前防御过渡。但从省减灾防灾的形势看,仍远不适应山东经济发展的需要。省委、省府对我省气象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多次对气象部门明确指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能力,加强气象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研究与开发,更好地为山东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驾护航“强化服务,造福山东人民”。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