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乞罢登州榷盐状》的故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8:51:46

元丰八年十二月日朝奉郎前知登州军州事苏轼状奏:右臣窃闻议者谓近岁京东榷盐,既获厚利,而无甚害,以谓可行。以臣观之,盖比之河北淮浙,用盐稀少,因以为便。不知京东旧日贩盐小客,无以为生,大半去为盗贼。然非臣职事所当言者,故不敢以闻。独臣所领登州,计入海中三百里,地瘠民贫,商贾不至,所在盐货,只是居民吃用。今来既榷入官,官买价贱,比之灶户卖与百姓,三不及一,灶户失业,渐以逃亡,其害一也;居民咫尺大海,而令顿食贵盐,深山穷谷,遂至食淡,其害二也;商贾不来,盐积不散,有入无出,所在官舍皆满,至于露积,若行配卖,即与福建、江西之患无异,若不配卖,即一二年间举为粪土,坐弃官本,官吏被责,专副破家,其害三也。官无一毫之利而民受三害,决可废罢。窃闻莱州亦是元无客旅兴贩,事体与此同。

欲乞朝廷相度,不用行臣所言,只乞出自圣意,先罢登莱两州榷盐,依旧令灶户卖与百姓,官收盐税。其余州军,更委有司详讲利害施行。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苏轼虽在登州只做了五天的州官,却根据地域特点上书两道奏折,一为海事国防,一为民忧民生,当地人甚至还杜撰了他与八仙见面的有趣传说,足见百姓对这位五日州官的拥戴。”在蓬莱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蔡玉臻的讲述中,苏轼这位北宋大文豪与登州的渊源遂逐渐浮出水面。

两封奏折忧国安民

1085年,苏轼在遭受朝中新党打击谪居黄州五年后被朝廷重新起用,任登州军州事,忽而又被朝廷诏还回京,其时苏东坡已经年过半百。据蔡玉臻介绍,苏东坡在登州任上虽然只是呆了五天,但却做了两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接连向朝廷呈送了《乞罢登州榷盐状》、《登州召还议水军状》等若干奏折。

“臣所领州,下临涨海,人淳事简,地瘠民贫。入境问农,首见父老,戴白抚杖,争来马前,皆去枯朽之余,死亡无日,虽在田野,亦有识知。”苏轼在向当时太皇太后的奏章中,描述了登州的地理环境、民风境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已是花甲之年,自问才疏学浅,不能替皇室分忧的歉疚。

蔡玉臻说,由于登州北部接近辽国,随时可能爆发战事,处在国防前沿,而在登州的数日里苏东坡发现这里的防御不尽人意,回京后立即向朝廷进奏了《登州召还议水军状》。在《议水军状》中,苏东坡首先分析了登州在防御东北少数民族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