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化学问题,厉害的才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4:46:05
①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怎么理解?
②工业上用稀硫酸来洗金属器件,怎么理解?还有浓硫酸为什么不可以?不能反应吗?

标题很有趣,语文的手法就叫做吸引读者注意……
1、可以用脱水性概括吸水性。简单来说吸水性就是吸附结合在一起的H+和OH-也就是吸水。但是脱水性更牛,吸附没结合在一起的H+和OH-。所以在纸上滴硫酸,会变黑,就是脱水性作怪。
2、置换。因为有些金属Al和Fe会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就是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然后就无法继续进行反应。

①浓硫酸脱水的原理是浓硫酸中含有未电离的硫酸分子,具有强烈的结合H2O的倾向,能把化合物中的H、O元素以2:1的形式剥离出来。吸水的过程与之类似,只不过H、O元素来自游离的H2O分子而不是来自于化合物内部。
注意:
1.两个过程中硫酸都发生了化学变化(浓硫酸中H2SO4分子吸水/脱水的产物为硫酸水合物:H2SO4·H2O等),因此吸水性和脱水性都是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虽然中学阶段常把吸水处理成纯物理变化,但这是不确切的。)
2.吸水性和脱水性是未电离的硫酸分子体现的性质。稀硫酸中H2SO4视作完全电离,不存在H2SO4分子,不具有上述吸水性和脱水性。
3.从结晶水合物晶体中剥离H2O的过程体现脱水性,因为H2O不是游离的,而是以水合离子的一部分存在于晶体中。
附注:这里的争议比较大(很多资料都说这是吸水性,包括 问题8答案 抄百科的)。实际上对于脱水性的明确定义中被脱水物是针对有机物的,而扩展的定义可以针对其它物质。个人支持的观点以上已经说明(至少当年我的几位中学老师也都是这样认为的)。支持这个观点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对于区分脱水性还是吸水性,可以看被脱水或吸水的物质本身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如果没发生化学变化就是吸水,否则是脱水。
②能用酸清洗金属的条件是酸不能腐蚀金属本身但能和表面其它杂质反应生成容易脱离金属表面的物质。
分两种情况考虑:
1.对于活泼金属,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可以使铁、铝等在常温下钝化(表面化学反应生成氧化物薄膜),或者干脆把金属都溶解了,因此不可清洗此类金属。注意钝化过程中阻碍继续反应是有利于清洗金属的,但金属表面本身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不能用浓硫酸清洗钝化金属。
2.对于其它一些金属,稀硫酸不会溶解,但浓硫酸会把它溶解,故不能用浓硫酸来清洗。

脱水性指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