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陋室铭》中,作者使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47:23
详细一点好么。。。

用类比的写作手法,用诸葛亮、杨子云的事例来证明“陋室不陋”的观点。
寄托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操。

引用典故,点明主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也采用了类比的手法。

把 陋室比作诸葛亮的草庐,和西蜀子云亭。 说明“陋室”不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表明作者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与抱负

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子云的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