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牛驼寨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2:23:46
要精炼

牛驼公路,简称“牛驼路”,是城区通往东部边山牛驼村、瓜地沟一带的城郊公路。该路东起牛驼村东,西至涧河铁路桥,以村名而得名。

  牛驼村,别称牛驼寨,以其军事地理位置的重要,构成太原东部屏障之险而饮誉三晋。相传,牛驼之名原非本称,早年的名谓实际上是“溜柁”。说起“溜柁”的来源,那得从后唐创始者李存勖重建晋阳城说起。

  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被镇压之后,沙陀人李克用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被封为晋王,驻守山西太原。后来,朱温颠覆唐王朝建立了后梁,克用的儿子李存勖便与朱温对抗,沿用唐祚,称雄太原,史称后唐。

  后唐初期以晋阳为都,于是有李存勖大建晋阳之事。当时,今瓜地沟一带还是古树参天、森林茂密,涧河水量很大。李氏遂利用涧河之水的运输之便,大肆砍伐林木,柁运入汾河,载至古城晋阳。那时,今牛驼寨尚无村庄住户,李氏便派兵卒、民夫驻守于此,设置留守处为“溜柁”。随着时间的推移,“溜柁”演变为谐音“牛驼”。

  逮至明时,俺答骑兵经常南下侵扰太原。太原作为山西最高行政长官驻节之地,而且为九边重镇之一,防卫工作非常重要,为此,在城郊东山军事要地“牛驼”驻军,并组织乡勇守备于此,得名“牛驼寨”。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就是先取牛驼寨,再攻陷迎晖门,侵占太原的。

  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两种命运决战的时刻,山西军阀阎锡山曾妄图以牛驼寨险要的地势和精修的防御工事来阻碍太原的解放。然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急风暴雨的摧打下,太原城防变为枯株朽木。人民解放军正是从牛驼寨沿着今天的牛驼路一线,攻入太原城的。

  如今,牛驼路东畔的山地,一座规模宏伟的烈士陵园——牛驼寨烈士陵园,已经落成。耸入云端的“太原解放纪念碑”,雄宏伟岸,碑凭山势,峰托宏碑,犹如中天一柱。钥匙般的造型,喻意这里是打开太原的“锁钥”。全碑高49.424米,标志着太原解放于1949年4月24日。

  在这座新扩建的陵园中,还辟建了“太原解放战役展览馆”,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了太原解放战役的全貌。陵园中的一草一木,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先烈们的英雄事迹。

牛驼寨烈士陵园是屹立在东山上的一座丰碑,地处阎锡山重兵把守的“四大要塞”之一的牛驼寨。牛驼寨地势陡峭,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