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令仪赠盗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0:54:54
对了加5分

原文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舍之子也.令仪曰:"汝素厚,何苦为盗耶 "曰:"迫于贫耳!"令仪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度荒."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天明时负归."盗大惭,卒为良民.

翻译

于令仪是曹州(今山东菏泽)人,是个市场中的小摊贩业者;他为人宽厚,很少得罪别人,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你平常很少犯过错,何苦今天做贼呢?”小偷回答说:“因受贫困所迫的缘故。”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麼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千钱,便足令衣食无忧了。”于令仪听后就如数给了他。正在那小偷要出门离去时,于令仪又叫住他,这使得那小偷大为恐惧,但于令仪对他说:“你如此的贫困,晚上带著十千钱回去,恐怕会引起巡逻人员的盘查。”于是将小偷留下,天亮后才让他离去。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良民。
注释

忤:wǔ,不顺从
市井:做买卖
长厚:长,zhǎng。年长而厚道
盗:小偷
素:平常
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很少做错事
十千:指一千铜钱
使去: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