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次北固山下》的一些题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3:06:08
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是“失”好,还是“阔”好?为什么?
解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很急,所以在线等,麻烦啦!!!

① “阔”字更好(看法),因为它直接描写(技巧)了春潮涨涌,江水浩渺,水面开阔(词意),较之“失”气势恢弘阔大, 且声调更响亮(效果)。

②“失”字更好(看法),因为它夸张地描摹(技巧)了春潮高涨而岸水平齐,江岸似乎消失(词意),较之“阔”主观视觉更为强烈(效果) 。

黑夜已经过去,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

如这里的“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生动起来。太阳从幽暗的大海上一点点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渐现,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撕破,这个“残”字写出了不可抗之消失。夜是被动的,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入”字很不客气,它几乎是带有强迫的楔入,写出了新生的锐气。柳色近作者之舟,故可见,而特于“春”之前要界以“江”字,也点明了“次北固山下”的环境与所见。这些字都下得简洁而极有分寸。因为他不止是写出了岁暮腊残的景象,而且也写出了此一时具体的视觉之差距,故而显得生动鲜活。旧年不肯退去,然而终于阻挡不住新生的力量;而新生者却又似乎并不管你愿不愿意,而要硬性地楔入,这一“入”字确有警人的不可阻挡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