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板栗的故事”歌词,新手没分,不好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6:30:15

校园里有株板栗树。
我刚来时,它还是幼树。十多年一过,它已经枝繁叶茂,腰圆膀阔。起初,我对它并不在意,但是有一天,正在上课的中间,趁学生们正忙着作业,我走到阳台上透透气时,猛然间——的确是猛然间,发现它居然结满了栗子,连枝条都被压弯了,密密麻麻的,好不诱人。调皮的学生不知从哪里拾来木板,就从这三楼砸向了它,板栗也许掉下去了,罪证却留在了树冠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板栗的宣言:我的味儿不是梦。
这不由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的事。
我家里也有一棵板栗树,历史似乎比较悠久,从我能跑跑跳跳时起,它就巍然的屹立在金竹林我们家的自留地里。那时候,每年国庆节前后,树下确乎是我们兄弟姐妹的乐园,那段时间,也是我大显身手的日子。因为我爬树的功夫比较了得。可不是?头顶斗笠,身披蓑衣,噌噌噌噌噌,三下五除二,我已到了树顶,或者抱着树杈,一阵猛摇,或者手握长竿,一阵乱打。然后唰唰唰溜下树来,打扫胜利果实,装在背篼里,抬着,唱歌叮当,凯旋而归。回到家里,或炒或煮,或熬稀粥,那就都随父母安排了。
当然,有时也难免出现憾事,那就是被板栗的刺刺伤了手,不过和享受美味相比,那就不值一提。虽然我曾长期困惑不解,这香脆可口的板栗干吗偏偏要长出带刺的壳呢?
以后参加了工作,难得回家,即便回了家,也不好再去爬高窜低,打板栗的任务落到了侄子侄女辈身上,总之,我是不能再去自己高兴了。
现在,面对校园里这满树沉甸甸的果实,我实在抑制不了唾液的分泌。下课回到办公室,老师们也正在谈论这件事情。我便发出倡议:趁学生们上课的时候,去把板栗打下来,你们在下面捡,我上去打。但说了好几回,却总没人响应,弄得我索然无味。我这才发现,原来人比板栗还会生存。明明心里想极了,但为了保持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光辉形象,却不敢表露出来,俨然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好让幼稚的学生们望而生畏。其实背地里不知咽下了多少口水。
随着国庆“大休”的结束,待住在校外的我们重返校园,板栗树早已减肥成功。稀稀疏疏的叶子,昂首挺胸的枝条,述说着黄金假日的劫难。当学生们不在校园了,一切便都回归自然。凶手是谁,我无从知道,也不想知道。因为说穿了,我也并非圣人。假如我在,肯定也会“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正如国人憎恨腐败,其实不过憎恨自己没有腐败的机会而已。
因此,我实在是怀念我的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