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在信贷市场上的传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6:55:41
RT。。。最好长一点,详细一点~

金融危机是如何传导到全球的?

■ 刘涛

次贷危机虽发端于2007年,但真正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还是今年9月以后的事。随着雷曼兄弟、美林、AIG等相继倒下,几乎在短短一个月内,危机便迅速蔓延到欧洲、俄罗斯、拉美、亚洲等地区,而一些小型经济体甚至已处于“国家破产”边缘。

对于次贷危机的起源,舆论已基本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其一是自2001年以来,美国长期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助长了房地产市场泡沫化;其二是以华尔街投行为代表的美国金融机构金融创新过头,通过金融杠杆将风险几十倍放大,以致酿成无法收拾的局面;其三是美联储等金融监管当局未能很好地担负起“守夜人”(或看门狗,watchdog)的职责。不过,对于危机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却一直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

微观层面的传导路径

一是近期各国股市的联动效应。在过去三周时间里,全球股市被迫跟着美国股市一道玩起了惊险的过山车游戏。仅在10月初的“黑色一周”,全球股市市值平均蒸发25%左右,由此导致的“负财富效应”是惊人的,不仅使企业和投资者出现真实损失,而且对投资和消费信心产生巨大冲击。受恐慌心理驱使,大量的套现行为进一步搅乱了全球金融市场;而买入美元避险,则使流动性黑洞不断扩大。

二是所谓的资产平衡表效应。由于次级债券及其衍生品价格一落千丈,或开发这些衍生品的美国投行倒闭,持有这些债券和产品的国外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坏账,市场评级被不断下调,股价和债券价格也随之急跌,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最后企业净值所剩无几,若无外部资金注入,命运岌岌可危。例如,截至8月末,欧洲银行共提取次贷相关减计和损失2273亿美元,约占全球金融机构减计总额的一半。此外,作为卖方的美国投行倒下后,还可能通过信用违约掉期(CDS)这根绞索,将买方投保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一起拉下水。

第三,金融机构融资成本上升。目前,在全球投资者厌恶风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通过债券、股票发行或票据贴现等进行融资已变得极为艰难,特别是金融机构债券,已是乏人问津,这对于习惯了发新债还旧债的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目前,欧洲最大的30家金融机构在未来15个月内将有1万亿美元的债务到期,正面临严重的再融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