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统治台湾时期都发生了什么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17:52
就是台湾当地人民反抗日本人的事件,告诉一个名字就行.

西元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四月,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给日本。台湾官民再三争取清廷挽回,并争取列强声援,但均告失败,只好寻求自救。五月二十五日,成立「台湾民//主国」,推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设立议院等机构,以丘逢甲为义军统领,抗拒日本的接收。

然而,日军登陆不久,守军溃散,唐景崧、丘逢甲等相继内渡中国大陆。六月,日军进入台北城,宣布开始统治台湾。镇守台南的刘永福继续领导军民抗日。

六月下旬,日军南下镇压,各地民众纷组义军和留台的新楚军、黑旗军英勇抗战,终因兵力、武器与日军相差悬殊,而节节退手。十月下旬,刘永福也弃守内渡,日军占领台南城,民/主国的抗日完全瓦解。

日本为对付台湾军民英勇的守土抗战,曾出动大军镇/压。台湾军民战死或遭杀害者多达一万四千人,牺牲十分惨烈。

各地义民的武装抗日

一八九五年十一月,台湾总督府宣称平定全岛后,各地仍不断有武力抗日事件发生。各地义民的武装抗日,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至一九0二年止为前期,这一时期,抗日事件前仆后继,参加的民众多者数千人,少者数百人,大多采取游击战术,使得日人猝不及防,而受到严重的打击。

最初,总督府常采取残酷的报复性镇//压,而滥杀无辜,但更加驱使许多民众加入抗日的行列。后来改实施「三段警备制」,依治安状况,将全岛划分为危险、不稳、平静三区,分别由军队、宪兵、警察负责警备,但效果不彰。一八九八年,总督儿玉源太郎进而改采镇抚兼施策略,一面扩充警力,利用壮丁团协助,以武力进行镇//压;一面制定招降办法,诱降安抚抗日分子。一九0二年,各地抗日势力悉数瓦解,民间私有武器全被没收,这七年间因参加抗日而战死或被捕杀者多达一万余人。

一九0七年至一九一五年为后期。这一时期,台湾各地先后发生十余起具民族革命性质的抗日事件,各事件都密谋一举消灭并驱逐在台日人。不过,参加人数除了苗栗事件、西来庵(在今台南市内)事件稍具规模外,其余的仅约十余人到百余人。

由於当时总督府对台湾社会的控制已十分严密,所以各事件大多在密谋起事阶段就被总督府侦知拏办。一九一三年,涉嫌苗栗事件被判处死刑者,有罗福星等二十人,在刑场上均表现出从容赴死的气魄,而使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