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晋商地位发生的变化,其处于不同地位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9:13:08
明清时期晋商地位发生的变化,其处于不同地位的原因

利:
1、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条件,明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2、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尤其是纸币的出现和金银的广泛流通为晋商兴办票号准备了前提;

3、晋商经营范围的广泛和雄厚的财力奠定了它的地位和对政府的影响;

弊:
1、民间传统的重本抑末观念的束缚和政府当局推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的打击;

2、政局的动荡和战争的破坏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3、晋商自近代后经营模式的陈旧和观念的落后;

嘿嘿,牛蛙君的忙就帮一下啦,别客气,要是不对我接着问去~~
其实我都不知道你问的是什么哦

补充解答:
晋商俗称“山西帮”。在漫长的历史中,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

晋商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特别是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并形成山西“北号(票号)南庄(钱庄)”两大晋商劲旅;而到清朝末年,特别是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晋商也随之衰落。总之晋商是因清兴而盛,因清亡而衰。

明清时代的晋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封建政府把他们作为政府推行财政政策和提供军协饷供应的工具;二是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有着不一般的相互结托关系;三是利润的封建化。”总之,明清晋商资本的运转方式,是与封建地主制经济结构完全协调的,是封建地主制经济的一个环节,是为封建地主制经济服务的。

晋商与封建政治势力有着结托关系,商业势力消长受到政治势力的影响。明清时期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一统天下,封建专制主义的触角伸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依附、逢迎和仰攀是晋商、徽商对封建势力所持的基本态度。而封建政治势力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晋商、徽商的利益,又未放松对晋商、徽商的敲诈勒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