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如何实现君主立宪制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1:20:11
我记得明治时候的天皇权利要比现在天皇的大啊,什么时候改变的?
是不是二战失败直接导致的???

的确是这样,战败前天皇的地位和威望更大,这要从日本这三位天皇说起:明治,大正和昭和
第一:明治维新虽然打着明治天皇的旗号,但是掌握实权的却是
长州藩:伊藤博文,山县有朋
萨摩藩的大久保利通及西乡隆盛;
还有土佐藩的板垣退助及肥前藩的大隈重信。
他们多是西南长州,萨摩的武士,他们大部分出身下级武士及年轻。有的受洋学教育及军事训练,有的参加过排外运动有与外人打仗经验。明治政府的领导人不是传统封建社会的得益者,他们是改革者,但是他们以天皇为核心,并以的名义颁行法令是之为“寡头统治集团”。天皇只是名义,但很有威望。海军有萨摩集团把持,陆军由长洲集团把持,这也是后来日本陆军和海军不和的根源。
在明治维新初期没有宪法,没有国会和政党,只是藩阀政治。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公布,成为亚洲第一部成文宪法;1890年,日本国会(帝国议会)正式开始运作。这时日本才开始进入现代政治。明治天皇的权利也就削弱了。

第二:大正天皇时代,日本民主改革运动达到高潮,政党政治达到战前顶峰。即日本称:大正民主时代。使大正前期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前所未有的盛世。并且当时欧战结束,民族自决浪潮十分兴盛,民主自由的气息浓厚,这一时期被后来称之为“大正之春”。大正天皇也由于身体不太好,一般不过问政治。

第三:昭和天皇,昭和天皇早期日本日益民主化,但是关东大地震和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打断了日本的民主进程。昭和天皇致力于履行自己立宪君主的职责,很少过问内阁的政策,但他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扩张主义。这样很容易被军国分子利用,军国分子打着昭和天皇的旗号去扩张,拉拢日本国民去打仗。226兵变后,昭和天皇镇压了兵变份子,但军部控制了政府,昭和天皇借此也掌控了日本中央政府过去难以控制的日本军队。但政府和军队的实际领导是东条英机。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领导下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民主改革,昭和天皇虽然被保留,但在战后他的行为很低调。战后昭和天皇成为一位民主的君主:与平民会面,允许皇族成员被拍照。他还访问过灾区,视察日本的战后建设。他的皇位继承人明仁亲王也打破了传统,和一位普通女性结婚而不是贵族家庭成员。1971年裕仁访问西欧,1975年访问美国,这是第一次以天皇的身份访问外国。因为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