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结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1:58:24
要简短
还要快!

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司马迁53岁,完成了《史记》的著述。他在给朋友的信上这样说道:“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十二本记》、《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自此以后,司马迁的事迹已无从可考,只是在他的一篇《感士不遇赋》里,诉说道:“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勒”。

这个问题很古怪,书的结局是这样的:
司马迁虽然是太史令,但是开始写史记的时候并不是官方史书(正式的官方史书应该是后来的汉书);
而虽然司马迁被判腐刑,而且死因和年代都不详,有点神秘,但是史记一书却没有受多大的影响,不久以后就作为皇家高级文献被入档,而且连诸侯王想要都不能随便授予,后来就简单了,成为史书中最有名的著作,被称为“历史的长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年代的结局是这样的:自三皇五帝开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获白麟而止。

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司马迁53岁,完成了《史记》的著述。他在给朋友的信上这样说道:“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十二本记》、《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自此以后,司马迁的事迹已无从可考,只是在他的一篇《感士不遇赋》里,诉说道:“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勒”。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饱经忧患,感慨而又深沉的老人,坚持理想、百折不挠的复杂而又痛苦的心情。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惜哉残缺,非才妄续!。”

自己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