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是谁写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8:16:23
是作者,不是内容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关于本书作者】
关于本书的作者,《隋书·经济志》未曾著录,而新旧唐书均著录为东晋葛洪著。这是因为六卷本末有葛洪跋文一篇。跋文言“洪家世有刘子骏《汉书》一百卷,无首尾题目,但以甲乙丙丁纪其卷数。先父传之。歆欲撰《汉书》编录汉事,未得缔构而亡,故书无宗本,止杂记而已,失前后之次, 无事类之辨。后好事者以意次第之,始甲终癸为十帙,帙十卷,合为百卷。洪家具有其书,试以此记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刘书,小有异同耳。并固所不取,不过二万许言。今抄出为二卷,名曰《西京杂记》,以裨《汉书》之阙。”按照葛洪的说法,这部书的作者是刘歆,他不过将班固写《汉书》不用的二万余言抄录出来,给它起个名字而已。后人对葛洪的跋语并不相信,以为这是他“依托古人以取自重耳”。其实《西京杂记》就是出自葛洪之手。但书中故事也并非全是葛洪杜撰,有些条目可能是他从当时所存典籍中 摘取来的。?
葛洪(284—364),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人,道教理论家, 其著作还有《抱朴子》、《神仙传》等。
谁是该书的真正作者?这一疑案至今悬而未决。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颌刚在《中国史学入门》书中曾明确指出:《西京杂记》这本书,"讲了汉朝的许多故事。书的作者是谁?没有定论。有的说是刘歆,有的说是晋朝的葛洪",甚至还有吴均撰书之说。为研究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隋唐之际,特别是唐太宗继位后,为了以史辅国,以古鉴今,非常重视编修历史。当时的史官们尽博采史籍"朝廷也"命天下计书"、"搜访异本","尽收其图书古籍",但由魏征等人穷搜苦索而编纂的《隋书·经籍志》却对《西京杂记》的真正作者未能考究出来,所以只好不著撰写人。400余年后,宋人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采取折衷说法,谓《西京杂记》书中事皆刘歆所说,葛洪采之。后晋刘胞等人编纂的《唐书·经籍志》则题名葛洪撰。清朝末年,一批考证类的著作问世。但考证者对"西京杂记"一书真正作者并没有考证出名堂,作补的也未补出个头绪来。
在近代学者专家的一些著作中,对谁是谁非也各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