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熄烽县集中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4:43:46
贵阳熄烽县集中营的简章

息烽集中营旧址,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阳朗坝。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的秘密监狱,当时对内称“新监”或“大学”,对外挂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其方圆300米内灌木丛生,绿树成荫,遮天蔽日,即便飞机在天空盘旋,也难发现其踪迹,身临其境则阴森恐怖,寒气逼人。从1939年建成至1946年撤销近7年的时间里,先后有600多人在此被秘密杀害,罗世文、马寅初、黄显声等知名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曾在此被关押于此。1988年,息烽集中营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被列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息烽集中营玄天洞囚禁处
  息烽集中营旧址,位于县城南6公里的深山峡谷中,十一天然洞穴,洞口成上元下平的的半圆形,洞顶最高处15米,最宽处54米,进深130米,洞内面积3400平方米。因其地势险要,岩壁陡峭,偏僻难寻,人迹罕至,便于隐藏,成为民党军统关押“重要”犯人的秘密所在地,1938年10月至1946年7月,杨虎城将军与夫人谢葆真、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一家曾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被关押了八年。1988年,玄天洞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烽火席卷全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人民奋起抗战。但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内的顽固派,仍坚持其一党独裁统治。为此,他们大力强化特务组织,设立集中营,继续逮捕和秘密关押共产党员、抗日民主人士和爱国进步人士。

  1938年11月至1946年,国民党特务机关在大后方贵州息烽设立了秘密集中营,因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管理最严,而被国民党军统特务内部称之为监狱的“大学”。

  息烽地处贵州中部腹地,距贵阳约60多公里,远离城市,地处山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不易受各地革命和抗日运动的影响。这里四面环山,树木丛生,地势极为隐蔽。蒋介石所以把这个秘密监狱选在息烽,有取熄灭峰火之意。同时,蒋介石还把军统直属的“特训班”等16个机构设在息烽县城周围,这座仅2000多人的县城在1938年至1946年的8年中,就驻扎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等各类人员15000多人,是当时县城人口的近8倍。

  息烽集中营在8年中,先后关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