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盐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2:00:37

古人类从其他食物中摄取盐,古时候就开始吃盐,
在古代(如春秋战国或更早),古人海水生晒,自然方式提纯,或打卤井来造盐。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产盐基地是齐国

下面有个传说,呵呵,古老的传说哦
盐的来历
传说,人间有了火,人才慢慢吃起熟食,可还是少滋没味,人身上照样长着毛。天皇、地皇和人皇商量好,就去找玉皇大帝,求他给人间弄点咸物件儿。
玉皇大帝对人皇说:“你到王母娘娘的牡丹园里去,那儿有种神土,叫酿土。这种土见水就往大里长,土里头苦辣酸甜咸统有。要是弄到人间,土壮庄稼长,人吃了它身上的毛准能退光。”
人皇到了牡丹园,跟王母娘娘要了一大块酿土。王母娘娘又给了他五位神仙,要他们帮着人皇把这块土运回去。
怎么往回运里?从水上走近。他们就用树枝子编了一个大筏子,又找来一个大磨子,把它搬到木筏上,连人带土统上了木筏。人皇带着他们一边走一边磨那块酿土,有一天,刮起了大风,越刮越大,一个浪头打来,把木筏打了个底朝天,酿土和磨子落到了海里。说也奇怪,那盘磨到了海底,还是一个劲儿地磨,磨出来的酿土全化在水里,海水就成了咸的。海岸两边的百姓都吃海水,时间一长,身上的毛就没了。

那儿的人们发现海水落潮后,留下一层白乎乎的物件,拿起来用舌头舔舔,是咸的。人们就往家里拿,等做饭的时候放上些,比较适口。人们给这白物件起名叫盐。
后来,盐越传越远,天下人统吃了这物件,人身上的毛都没了。
海里出盐,人喜欢吃盐,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盐的历史:
  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含盐类比重很大的海水喝起来就又咸又苦了。
  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3米;假如把世界海洋的水都蒸发干了,海底就会积上60米厚的盐层。
  海水里这么多的盐是从哪儿来的呢?科学家们把海水和河水加以比较,研究了雨后的土壤和碎石,得知海水中的盐是由陆地上的江河通过流水带来的。当雨水降到地面,便向低处汇集,形成小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