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频电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7:08:26
高频电焊和普通电焊的优缺点

高频焊接,它是利用高频电流所产生的集肤效应和相邻效应,将钢板和其它金属材料对接起来的新型焊接工艺。高频焊接技术是直缝焊管(ERW)生产的关键工序。高频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焊管产品的整体强度,质量等级和生产速度。
  所谓高频,是相对于50Hz的交流电流频率而言的,一般是指50KHz~400KHz的高频电流。高频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会产生两种奇特的效应: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高频焊接就是利用这两种效应来进行钢管的焊接的。那么,这两个效应是怎么回事呢?
  集肤效应 是指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流通过同一个导体时,电流的密度不是均匀地分布于导体的所有截面的,它会主要向导体的表面集中,即电流在导体表面的密度大,在导体内部的密度小,所以我们形象地称之为:“集肤效应”。集肤效应通常用电流的穿透深度来度量,穿透深度值越小,集肤效应越显著。这穿透深度与导体的电阻率的平方根成正比,与频率和磁导率的平方根成反比。通俗地说,频率越高,电流就越集中在钢板的表面;频率越低,表面电流就越分散。必须注意:钢铁虽然是导体,但它的磁导率会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就是说,当钢板温度升高的时候,磁导率会下降,集肤效应会减小。
  邻近效应 是指高频电流在两个相邻的导体中反向流动时,电流会向两个导体相近的边缘集中流动,即使两个导体另外有一条较短的边,电流也并不沿着较短的路线流动,我们把这种效应称为:“邻近效应”。
  高频电焊与普通电焊相比,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高频电焊的主要优点是调谐简单、使用方便,尽管频率高(后开发出超音频),应用范围还是较宽的(在不讲究加热效率的情况下)。它的主要缺点是电效率低,约为50%左右;工作电压太高,安全性差;单机功率小等。普通电焊反之。

利用高频电流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使 集中于管坯边缘上的电流将接合面加热到焊接温度, 再经挤压、辊压焊成的焊接管。高频焊接有感应焊和接 触电阻焊两种。焊钢管时电流的频率为350~450kHZ, 感应焊可选择得低些,但最低不得小于150kH:;焊接 有色金属管时电流频率不低于450kH:。 高频焊的工作原理图a为高频感应焊管的原理 示意图。感应器与管坯相当于变压器的一次和二次线 圈。当感应器通过高频电流时管坯外表面便产生感应 电流,一条沿管坯边缘成V形回路I,,称焊接电流,作 有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