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 )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1:19:03
歇后语

对牛弹琴——(白费劲)
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对牛弹琴——(不通音律)
对牛弹琴——(不知所云)
对牛弹琴——(白费口舌)
对牛弹琴——(充耳不闻)

[ 原文 ]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出自《牟子》)
[ 译文 ]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编辑本段]出处
汉·牟融《理惑论》:“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 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 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 孤犊之鸣 即掉尾奋耳 蹀躞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编辑本段]注释
为:给。
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
伏:趴着。
故:从前。
蹀躞:来回走动。
[编辑本段]语性
贬义词
【示例】:~,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 ◎清·李当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编辑本段]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用于讥讽别人。
近义词:对牛鼓簧、白费口舌 、错认颜标
反义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知音识曲
灯 谜:牧童拉二胡
示例: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得很好,咱们一总再算账! ★清·李当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讽刺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里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出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歇后语:抱着琵琶进磨坊
[编辑本段]典故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