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导师的一篇文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6:34:57
是征文用的,内容为我与我的导师。我的导师是我们院的院长,人特严历,题材不限,不要求很好,能让我用上就好,我得交,字数上千就ok,长点也行,好的我会追加分数

学道有师,止于至善——我与导师***先生

2005年9月在我的博士论文《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基础上修改而完成的专著《高等教育生态论》正式出版,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在百忙中为本书欣然作序,还给了我这个晚辈受宠若惊的评价:“本书的出版,一方面可以丰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同时为高等教育问题的分析增添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本书研究所得出的有关高等教育生态问题的相关结论,可为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这也算是在学术之路上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在书“后记”中对自己的求学之路作了一个回顾,每个人所走的路不同,其感受也就各有差异,但对导师的那份敬和爱我想每个人都会满怀深情。
回想起自己求学的历程,不禁感慨万分。在读本科期间,我学的是生物学专业,但自己一直喜欢教育学专业,以至读书期间所写的学年论文以及后来的本科毕业论文都是关于教育学方面的选题。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点,本科毕业后,承蒙老师们的错爱,得以留校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工作,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将自己喜欢专业和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真是莫大的庆幸。自己觉得教育理论的基础还很不够,于是我又攻读教育管理专业方向研究生,并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执着和不懈注定我要选择一条比较艰难的道路:从管理工作开始,在管理中探索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后才逐步走向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学术的理想使我又选择了攻读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的道路。2001年,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仰慕已久的华中科技大学,来到美丽的瑜家山脚下,开启了我人生的另一次征途。校园树木葱茏、碧草如茵,优雅和秀丽的生态环境,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青年园中林荫小道漫步阔论,四月天里瑜家山上登高晨练,点点滴滴,魂牵梦绕。经过几年的学习和积累,老师们把我引入了全新的学术殿堂,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扩大了我的学术交流,同时也将学到的知识直接用于教育管理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
师从导师文辅相先生是我一生的荣幸,先生以“治学严谨,为人宽厚”在高等教育研究界享有盛名,先生博学多才,思维敏捷,温文尔雅。2001年春,乘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学术年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之机,我第一次登门拜访久仰的先生,恰逢先生重病出院不久,尽管交谈不久,但先生的一席话,更坚定了我投奔先生门下的决心。先生的指导既严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