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在睡觉的时候五感会消失,只存在第七意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4:55:19
是不是说修定的时候,在定中的感觉也是无五感,而独有第六意识,或连第六意识也关闭了,而只有第七意识.怎样才能做到不依赖五感观察世界.

睡着无梦,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
在以上“五位”之中,前六识都会断灭;经云:“眼色为缘生眼识”以至“意法为缘生意识”:六根都必须与六尘相触才能生出六识心。
而第七识(末那识)同时也是“意根”,和眼等五根不同地方是:意根是“五色根”,而眼等五根是“有色根”,简单来说,前五根都有“四大和合”,都有形色;因此,经云:“眼如葡萄......身如肉桶”,却没有说:“意如什么什么”。
因此,第七识在一定意义上,和第八识(阿赖耶识)即一切有情的“真心”一样,有“恒”的体性(唯有涅磐中才会断灭),而现今之一切众生,因从无始劫以来,至今没有证得解脱果(阿罗汉),也没有取证无余涅盘,所以,这些众生的第七识也就和第八识一同轮回生死。这两个心,一分一秒也没有断灭过,可以称为“遍一切时”。
但是,第七识心以及前六识心,都是第八识(真心)所生,因而都是“生灭法”;都是“缘起法”。而第八识确是“本来自在”“不生不灭”“能生万法”的法,也叫“如来法身”。不是生灭发,不是缘起法;而是佛教的根本。能生一切诸佛(诸佛因证得此心:“明心”而入佛菩提道,才能地地增上,实修六度,直至成佛)
第七识心,虽难以理解,难以“现观”,确是凡夫修行所“修”的对象;因为第七识有“处处做主”的体性,我们的每一个“行”都是第七识做主才能“现行”的,而第七识是随“习气”做主的,不需要什么“论证”“决策”就会“做主”,比如“范跑跑”,在地震的时候,根本没有“思维决策”(第六识的功能),就最先跑到操场;这就是第七识靠“习气”做主的体现。凡夫修行,将“污染”的第七识,改变为“净染”的第七识,这是可能的:比如“念佛”,将这个“净念”变为“习气”,则贪嗔痴等无始劫积累的“恶习”就会被排挤。污染的意根就会称为清净的意根(“六根清净”),这样,就能逐渐与佛法相应,乃至成熟“开悟明心”的因缘。如果生起“信愿”,这个“念佛称为习气的功夫”一定能让行者往生净土,品位不会低。

另:修定之最究竟,名为“非想非非想定”,仍然有极细微的意识心;因此,即使是最“终极”的定,也不能取证小乘的涅磐。《优婆塞戒经》云:“诸外道等获非想非非想定,寿无量劫,若不得解脱分法,当观是人为地狱人”。《楞严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因此,末学以为,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