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简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0:00:15
要快,200字

孔子的故事简介

本书记载了春秋末期儒学学派的”圣人”——孔子的出世、讲学、周游列国、删诗定礼著《春秋》,以及宣扬“仁政”、“德政”的故事,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轨迹的一本史料翔实的人物故事书。
全书分为四部分,包括: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青少年时期的孔子(公元前551年~前517年,孔子出生至35岁)
2、“道不同,不相与谋。”——孔子从政的故事(公元前517年~前497年,孔子35岁至55岁)
3、“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公元前496年~前484年,孔子56岁至68岁)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施教的故事(上)(公元前522年,孔子30岁开始收徒讲学,终其一生)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有一套虽不周密而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政治见解。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了由于奴隶制的渐趋瓦解而产生的当时庶人(广大人民)的抬头。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反映这种现实的人道精神的具体表现。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中国十大思想家之一,有"万世师表"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