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堂偶发事件?它是如何发生的?怎么处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1:42:56

课堂上,教师有时会碰上由一些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而又与教学目的无关的事件,人们通常称之为课堂偶发事件。 尽管多数课堂偶发事件只是一件"小事",但能否成功处理这些"小事"却是关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大事"。
1.外部干扰型。教室内正在上课,室外一辆汽车呼啸而过,或几只麻雀飞进教室,“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等等,这些都可能是偶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2.教师失误型。教师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实验操作失误等引起的。例如,化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由于一时疏忽导致实验结果与事先的讲授并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引起课堂的骚动。
3.学习困扰型。有的教师口齿不清,声音过小;或教师对某些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听不明白。你看我、我看你,小声议论,这属于学习困扰型。尤其在进行某些有难度的内容教学时,经常出现上述情形。
4.“课堂异动”型。包括:
(1)分心型。某些学生不注意听讲;或教师讲的时间过长,学生听得倦怠;或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边打瞌睡,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若提问,他们往往会答非所问,甚至引得同学哄堂大笑。
(2)风头型。一个班难免有几个爱出风头的。如果这个班纪律性一直不强,爱出风头的人往往会向教师发难。或在教师讲课时,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教师;或在回答问题时,离题万里不着边际;或者与同学打闹、嬉戏。
(3)恶作剧型。学生对教师的某些做法不满或抱有成见,在课堂上伺机发难。也有极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
(4)纠纷型。教师正在认真上课,突然两个同学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需要老师的机智。
方法有:1、以变应变法2、借题发挥法3、将“错”就“错”法4、实话实说法5、因势利导法。6、暂时悬挂(冷处理)法。7、爱心感化法。8、巧给台阶法。9、巧妙暗示法。10、停顿休整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