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经》谁能用白话文翻译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1:54:59
烂柯经
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
法曰:
宁输一子,不失一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有先而后,有后而先。两生勿断,皆活勿连。
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胜;与其无事而 独行,不若固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
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
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弃小而不救者,有图大之心。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不思而 应者,取败之道。
《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此之谓也。诗曰,
棋盘为地子为天,色按阴阳造化全。
下到玄微通变处,笑夸当日烂柯仙。
请用白话文翻译下,并且简单讲讲其中的道理,实在感谢!!

《西游记》里也描写了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一场对弈,唐丞相(当时唐朝不设丞相职务,这是作者的笔误)魏征,受玉皇大帝之命,要他午时三刻,梦斩触犯天条的泾河老龙。泾河老龙托梦给太宗李世民,请真龙天子救命。李世民知道是手下大臣魏征处斩,便答应老龙。李世民为了救老龙性命,将魏征留在身边下棋,不给魏征机会,于是君臣在便殿对弈,一递一着,摆开阵势。正如《烂柯经》所说:
  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法曰:宁输一子,不失一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有先而后,有后而先。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胜;与其无事而独行,不若固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弃小而不救者,有图大之心。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此之谓也。
  诗曰:棋盘为地子为天,色按阴阳造化全。下到玄微通变处,笑夸当日烂柯仙。
  《西游记》有关下棋的描述还有几处,如第一回,悟空求仙,到深山找神仙,听了一个樵夫口念《满廷芳》,其中“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就是描写神仙生活悠闲,无事对弈的情景。第二十六回,悟空因将五庄观的人生果树推倒,五庄观主镇元仙不让,悟空只好来请福、禄、寿三星帮忙。悟空来到蓬莱,见白云洞外,松阴之下,有三个老儿围棋,观局者是寿星,对局者是福星、禄星。
  传说晋时青年樵夫王质,入山砍柴,见二人在青石上下棋,就在旁边观棋,其间一人给他红枣两枚,食后不知饥饿,结果棋罢,王质看脚旁的斧头柄已经烂了,柯就是斧头的柄,从此人们就将下棋的经验谈称为烂柯经。
  《西游记》中的《烂柯经》从何而来,北宋人张拟,把兵法的思想用在围棋上,写成一套完整的《棋经十三篇》。其内容和体裁都模仿《孙子兵法》,也分为十三篇,详细的阐述了围棋的棋理和下法,是古代围棋的重要理论著作,对后代的围棋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棋经十三篇》中的《合战篇》,被吴承恩引用在《西游记》第十回中,并改称为《烂柯经》,至今它仍然对我们学习围棋有着指导意义,仍然是围棋爱好者不可忽缺的经典之一。
  善败者不乱
  学棋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