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与小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0:29:41
一位住在上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智慧)。
他喜悦的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赶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决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的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松了他一轮明月。”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惊愕(2)不知所措
2填空。
(1)文中,禅师所说的“一轮明月”是指
(2)禅师是怎样给小偷“送明月”的?请摘抄有关词语。
(3)禅师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文中能印证这句话的语句是:
(4)小偷由想偷东西到送还禅师的外衣,一定想得很多。展开想象,试把小偷在这段时间的心理活动描述出来:
3.问答题。
面对空手而回的小偷,禅师却感谢他的探望,并把外衣送给他,你觉得他这样做好吗?说说您的看法和理由。

1.(1)惊奇震愕(2)不知该怎么对付,形容惊慌、窘迫
2.(1)让小偷悔悟,明白自己的过错,改邪归正!
(2)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赶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决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3)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的叠好,放在门口。((2).(3)建议在原文划)
(4)这个禅师可真是穷啊,哎……啊!被发现了,这可怎么办啊?他一定不会放过我的。啊!禅师竟然原谅了我,而且没有责备我!真不应该啊,我一定要改邪归正,不辜负禅师的苦心,要报答他啊!
3.好。禅师没有正面责备他,而是用幽默的语言与行为以及他的宽容感化了小偷,让小偷自己感到羞愧和无地自容,从而达到他引导小偷的目的。

1.(1)惊奇震愕(2)不知该怎么对付,形容惊慌、窘迫
2.(1)让小偷悔悟,明白自己的过错,改邪归正!
(2)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赶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决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3)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的叠好,放在门口。((2).(3)建议在原文划)
(4)这个禅师可真是穷啊,哎……啊!被发现了,这可怎么办啊?他一定不会放过我的。啊!禅师竟然原谅了我,而且没有责备我!真不应该啊,我一定要改邪归正,不辜负禅师的苦心,要报答他啊!
3.好。禅师没有正面责备他,而是用幽默的语言与行为以及他的宽容感化了小偷,让小偷自己感到羞愧和无地自容,从而达到他引导小偷的目的。

1.(1)形容十分惊讶(2)不知该怎么办
2.(1)一颗美好的,光明正大的心灵.
(2)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