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那察尔斯基:“天命是由各种社会情况、疾病...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哪本书可以找到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12:58:35
最好具体一点可以到书籍出版社等,谢谢各位咯

卢那察尔斯基不仅是一个革命批评家,还是一个“俄罗斯的”批评家,即,俄罗斯民族文化制约着其文学观,这种文学观以一种道德立场为根基,体现为对人的精神本质的肯定,对暴力与理性的否定,对爱与自由的推崇等。而这一隐含的道德立场在某种意义上又形成了对其官方意识形态立场的颠覆。
  卢那察尔斯基是自觉地坚持社会学的批评方法,以此种分析为基本的原则,同时也并不忽略所谓“本意上”的批评,在当时即是指艺术形式的批评。

  20世纪初期,俄国的庸俗社会学批评也相当盛行,这种批评是机械地、单向度地、纯粹以政治甚至经济的标准来进行文学批评,卢那察尔斯基对此给以尖锐批判。在他看来,社会学的批评是在社会学的基础上考察文学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以社会规律代替艺术规律。因此,卢那察尔斯基的社会学批评是具有丰富内容的、充满辩证意味的批评,同时,在今天看来,也同样是艺术本体批评的一种,因为艺术作为一种话语是在复杂的语境中生成的。换句话说,艺术的各种符号表现在某种意义上均取决于语境的决定作用。

  艺术生成的语境包括作家的私人成长环境以及阶级身份,这些因素甚至决定着作家的整体创作风格。卢那察尔斯基在这方面的杰出批评有对司汤达的“两面性――理智与激情”、对哈代的宿命观等问题的阐释,而在我看来,这方面最精辟的论述当属他对狄更斯幽默风格的辨析。

  卢那察尔斯基反对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后者认为支配着人类行为的并不是“意识”,而是来自动物本能的“内驱力”,人类的意识相对于行为而言只不过是表面的原因。弗洛伊德便声称来自无意识的东西强大到我们无法靠意识控制。但卢那察尔斯基认为,决定着人类行为的意识,无论它是哪个层面的东西,都必然带有人类成长过程中所浸染的社会性,人类除了个性的利益之外,还存在着集群的利益,也就是说,无意识与意识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一观点与巴赫金对弗洛伊德的批判恰相吻合。

从这句话来看,十有八九是出于《宗教和社会主义》。
这本书已经好多年都不出版了。不大好找。去市级以上的图书馆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