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吴氏来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0:18:16
想知道麻溪吴祖辈什么时候到的无为```谢谢好心人帮我解决```

旅美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他翻译的《胡适口述自传》的注释中谈到皖南名门望族时,曾引用了一句“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这个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茂林是泾县一个古老的村落,是吴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最盛时全村占地数千亩,富商豪宅鳞比栉次,职官品第比比皆是,被誉为“江南第一村”。1931年商务印书馆在香港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就专门辟有“茂林村”词条。著名的皖南事变也发生在这里。茂林吴,与旌德江、绩溪胡、宣州梅并列皖南四大姓。
  一、源流
  吴氏始祖是西周时的泰伯,周文王姬昌的兄长,周武王姬发封他于吴国,因而得姓为吴。茂林吴氏尊泰伯第78世孙、南唐循州司马吴万一为一世祖,他随父吴君锡官从江西上饶迁居南京。长大后浪迹至宛陵(今宣城市),南宋庆元三年(1197)吴惟辉作《茂林吴氏宗谱序》就曾明确记载“吾始祖万一公迁居宛陵”。他的儿子吴希贤因时局动乱,从南唐衢州教授任上三次辞官获准后,又从宣城迁到下辖的泾县茂林地区,定居于东庄(今乔吴),算起来已有1001年了。
  吴希贤生三子。长子觌京留在东庄,承守祖业,世居乔吴。次子吴安国于北宗熙宁年间,因为娶了河西的宋氏女为妻,于是从东庄搬到宋家坦与宋氏“联居”,这就是吴氏正式定居茂林的开始。三子开国徙居长安,后裔有的迁往青阳县,后发展为“老田吴氏”。
  次子名安国(1042——1118)于熙宁间迁宋家坦,熙宁乙卯年(1075)建成一座大宅,因吴氏的郡望是“延陵世家”,故命名为“延陵新宅”, 这就成了建立茂林吴村的开端“平吴里”。吴安国当时在庭前植紫荆树三株,以表示不忘三兄弟情谊,其中有一棵紫荆树存活了九百年左右,成为茂林吴氏宗族繁荣昌盛的象征。
  吴安国定居宋家坦时,这里的居民并不多。后来宋氏衰微,吴姓日藩,逐渐取代了宋氏。到了南宋中叶,安国七世孙吴惟辉(谱名荣四)建上、中、下三宅,让诸子分居。因这里四面环山、双溪汇流,生长着茂密的树林,遂将宋家坦改名“茂林村”。 至南宋绍兴、嘉定间,元至正十二年(1352)族人吴宗生、吴炎保、吴洪孙买下式微的宋氏旧族全部土地房产,出现了“庐舍相联、人员辏集”的繁荣景象。
  随着吴氏宗族日渐繁盛,逐渐向四周拓展繁衍,分出了许多支族。最早是元朝初期的吴学兴迁到东溪河边,后来称为“九甲”。明朝中、前期出现后人称之为“八大分”,其中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