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几个阅读理解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2:07:31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位老人的追悼会。

老人是位从没上过学堂不识一字的农村妇女,可前来参加追悼会向老人遗体告别的人却排起了一条长龙。

老人18岁出嫁到潮汕地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土地太少,家里人口又多,丈夫只得常常漂洋过海外出打工。在她30岁这年,丈夫病逝,一双年幼的儿女,年迈的公婆,全都需要她来抚养,她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

靠自己没日没夜地辛勤操劳,省吃俭用,她硬是以顽强的毅力将儿女培养成才。儿子和女儿相继成了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男孩和女孩。

因早年患白内障,到了晚年老人双目失明了,她一直拒绝手术。为了让村子里更多的孩子都能读上书,她想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把村子里破烂不堪的学校翻修一下。

孙子决定实现她的心愿。老人知道后,欣喜不已,她拿出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十万零两千元钱,交到孙子手里。

学校快落成了,老人很想亲眼看看学校,经家人的多方劝说,这次老人终于同意去做白内障摘除手术了,但条件是只做一个眼睛。她说自己只想看看学校,所以,一只眼睛就可以了。

在老人84岁这一年,学校落成了,它是小小村子里最豪华最高档的建筑物。这一天,老人拄着拐杖,由家人搀扶而来,睁着那只术后的眼睛,望着凝聚了她毕生夙愿的学校,她怎么也看不够。

追悼会是在学校门口的那棵大榕树下举行的,孩子们起了个大早,来为老人送行。在出殡的那一刻,我的眼前晃动着无数双流泪的眼睛,孩子们默默地挥舞着手中的鲜花,跟老人做最后的告别。

这位平凡而普通的老人叫王心水,潮阳区洋美村人。享年90岁。

1.文章第八段说学校是村子里“最美丽最高档”的建筑物,怎样理解“最美丽最高档”的含义?

2.文章末尾说这位老人是“平凡而普通”的,你认为老人在平凡普通之中彰显出哪些优秀的品质?

3.追悼会上,“孩子们默默的挥舞着手中的鲜花”,表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4.全文用插叙的方法,叙写了一位普通的老人助学的事迹,深切感人。请你说说这样安排材料的好处。

答案:1.因为是老人毕生的所有积蓄,为了翻新学